下列四种能源,在使用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
A.
水力发电
B.
煤
C.
薪柴
D.
石油
反映中国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
A.
乐天安命,顺其自然;
B.
谨其时禁,取用有节;
C.
推人及物,恩及禽兽。
D.
戒荤食素,不忍杀生;
关于全球变暖说法正确的是
A.
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多,农作物增产
B.
内陆地区距海遥远,不必担心海平面上升
C.
全球变暖对高纬度地区影响不大
D.
保护雨林是减少二氧化碳含量的有效措施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建设布局,下列哪项不属于布局内容:
A.
经济建设
B.
体制建设
C.
政治建设
D.
生态文明建设
1992年,( )通过了《21世纪议程》和《里约宣言》,并且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入其中。
A.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B.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979年以来,北极地区冰盖萎缩面积约为
A.
10%
B.
15%
C.
20%
D.
25%
沼气的最主要成分是什么物质?( )。
A.
二氧化碳
B.
氢气
C.
甲烷
D.
乙烯
从现在到本世纪中期,世界总人口还将净增加25亿左右,其中,
A.
净增加人口的98%左右来自发展中国家,2%左右来自发达国家。
B.
净增加人口的89%左右来自发展中国家,11%左右来自发达国家。
C.
净增加人口的80%左右来自发展中国家,20%左右来自发达国家。
D.
净增加人口的20%左右来自发展中国家,80%左右来自发达国家。
指出下列题目中说法错误的一项:环境史告诉我们:
A.
人类自始至终都是大自然之子,是自然界中的一员;
B.
生生不息的人类,丰富多彩的文明,都是从属于地球生物圈,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C.
随着文化特别是科技不断发展,人类能够完全摆脱大自然所有的束缚,成为自然界的主宰;
D.
人类拥有其它动物所不具备的一种特殊能力,即文化能力,主要通过文化来适应环境,改造自然;
提出“挑战与应战”文明历史解释模式的是:
A.
人口学家马尔萨斯。
B.
历史学家斯宾格勒;
C.
历史学家汤因比;
D.
哲学家黑格尔;
经典人口转变理论是指:
A.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变。
B.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向低出生率、高死亡率的转变。
C.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向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转变。
D.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转变。
2015年,中国政府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承诺: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 )。
A.
45%~50%
B.
60%~65%
C.
50%~55%
D.
40%~45%
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后,一部分转化为热能,一部分被植物吸收,转化为生物质能。生物质是太阳能最主要的吸收器和储存器。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质就是植物类,人们经常见到的有木材、农作物
B.
生物质能和化石燃料一样属于一次能源
C.
生物质能是唯一可储存和可运输的非可再生能源
D.
生物质能和化石燃料一样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根据古人类学等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一般认为:人类起源于
A.
欧洲;
B.
非洲;
C.
中美洲;
D.
南亚。
中国历史上至少曾经( )次严重的环境危机?
A.
二次
B.
四次
C.
一次
D.
三次
世界上第一次人类环境大会召开于:
A.
1971
B.
1973
C.
1972
D.
1970
《京都议定书》明确规定的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不包括以下哪种气体?
A.
氧化亚氮(N₂O)
B.
甲烷(CH₄)
C.
二氧化碳(CO₂)
D.
水汽(H₂O)
我国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基本法《环境保护法》,共( )章,( )条。
A.
7,70
B.
4,50
C.
5,60
D.
7,80
水葫芦是原产于南美洲的外来入侵物种,使得云南滇池等地水葫芦泛滥成灾。但是现在昆明每年都花半年在养殖水葫芦,又花半年时间去打捞。对此下面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养殖水葫芦是因为水葫芦根系发达,对水中的铅、镉、氮、磷等元素有极强的吸收能力,可用来净化水体治理污染。
B.
水葫芦繁殖迅速,容易造成河流堵塞,所以要及时打捞水葫芦。
C.
水葫芦的叶柄可以过滤放射性废水,所以可以在核电站周围水域种植水葫芦,降低放射强度。
D.
水葫芦能制沼气和有机肥,可以通过科学管理实现水葫芦资源化利用。
“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概念,首次写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是在:
A.
十五大
B.
十八大
C.
十六大
D.
十七大
本讲“关怀生命”主要内涵是:
要以人为中心来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
有真正的生命意识,必须将完整的、丰富多元而个性以及具有历史性的生命作为认识和探究问题出发点和归宿。
国家和社会应该更关心民众的身体健康。
更文化和更历史地认识和探究健康与环境问题。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机制包括( )。
国际环境会议
国际环境条约与协定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机构
经济技术援助
我国资源环境现状包括( )。
地大物博,能源、淡水、土地、森林、渔业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污染形势严峻
世界最大人口国家且增长较快,人均资源极其短缺
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
粗放发展模式,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原则包括( )。
平等互利原则
国际合作原则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国家环境主权原则
循环经济在哪几个层面推进( )。
社会层面
企业层面
个人层面
园区层面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项是( )。
保护优先的狭义的理解,是指在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时,要把环境保护放在较优先的位置予以考虑和对待。
对保护优先存在认识上的问题,主要还是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孰轻孰重的问题。
机动车限行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 。如果从保护优先的原则理解,公民的私权和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让位于后者。
在环境保护具体的管理活动中,应当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的位置上加以考虑。
以下关于环境问题的错误表述有:
原始时期人类技术能力低下,对自然生态系统干扰微弱,因此那个时代人类社会还不存在任何环境问题;
农业时代盲目、无序和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已经造成生物资源耗减、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环境生态破坏;
进入工业文明以后,由于科学技术、化石能源、大机器、资本市场等革命性发展,人类成功摆脱了大自然的束缚,人与自然关系进入了稳定、和谐的状态。
当今巨大环境危机的祸根,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放纵物质欲望,滥用科技暴力,漠视生命价值,为获取资本利润疯狂掠夺自然资源、肆意破坏生态环境。
公众参与原则体现了哪些公众权利?
参与权
决策权
环境知情权
监督权
本世纪中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实现这两个“中国梦”的人口基础是: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口基础是快速老龄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口基础是稳定的高水平老龄化社会;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口基础是快速老龄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口基础是人口老龄化水平快速下降;
人口数量维持缓慢增加是实现两个“中国梦”的人口数量基础。
人口规模巨大始终是实现两个“中国梦”的首要人口基础;
环境中主要的污染物有( )。
重金属
营养元素
铝离子
金属氧化物
影响气候变暖的自然因素有
太阳活动
火山爆发
地球轨道变化
臭氧层空洞
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
新的消费观
新的经济观
新的生产观
新的价值观
修复中常用的氧化剂包括:
高锰酸盐
重铬酸盐
臭氧
Fenton氧化
联合国确定的八大千年发展目标,下列哪些是八大目标之中的选项:
促进男女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
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降低儿童死亡率;
与艾滋病毒/艾滋病、疟疾和其他疾病作斗争;
减少战争风险;消除难民。
20世纪中国以清洁为基本诉求的公共卫生运动主要有:
1930年的新生活运动
基督教青年会发动的卫生运动
1950年代以降的爱国卫生运动
南京国民政府倡导的城市卫生运动大会
当今中国社会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源于:
艾滋病致命且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办法。
国家对艾滋病防控不力。
河南艾滋村的存在。
艾滋病的污名化。
雾霾之所以成为当今中国的重大关切,主要是因为:
雾霾问题是当前刚刚出现的环境问题
民众对环境和健康问题日渐敏感和关注
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雾霾问题日趋严重
我国环境法律体系主要包括 、环境保护基本法、 、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以及国际环境条约中的环境保护规范等。
宪法
环境标准
环境保护单行法
民法
中国人口老龄化步伐是全球最快的国家之一,下面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超过1亿的国家。
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世界第一,而且将一直维持第一位到2080年前后。
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2.32亿,到本世纪中期将增加到约5亿,占总人口1/3以上。
目前到本世纪中期,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展速度快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有许多优秀特质,以下属于这些特质范畴的是( )。
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顺应自然
崇敬自然
改造自然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成立是联合国加强内部环境机构建设的重大举措,该机构设立的目的在于通过协调联合国各机构之间的环保举措和引导促进新活动,在国际环境治理方面起到领导作用,它已成为最重要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中心。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 地热能可用于温泉沐浴、医疗,地下热水取暖、建造农作物温室、水产养殖及烘干谷物( )。
气溶胶对温度的作用是明确的。
未来,我国乡村的“弃耕撂荒”问题日益严重,将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
我国首次提出环境公益诉讼,是在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起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提出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有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从而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碳排放强度指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疫病本身与公共卫生并无必然联系。
日常生活方面的不断进步,都是以化学和化学创造出的新物质为基础的。
环境史的根本任务是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演变,解说人类既依存自然亦改变自然的客观事实,为建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的新型文明提供过往经验。( )
关于环境案件的司法救济权只有通过公益诉讼来解决。
在现有二次电池中,锂离子电池具有高的比能量密度( )。
公共卫生建设重心和政策推动,很大程度上往往表现为回应社会的重大关切,甚至出于当权者自身的政治需要。
霍乱(colera)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是一种我国古老的疾病。
我国当前的污水处理率整体上仍然低于50%。( )
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即减少或消除危险物质的使用和产生的化学品和过程的设计,绿色化学倡导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减少或停止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与产生。
生命周期设计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品及化学过程对人体健康及环境是危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城乡发展不平衡、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日益突出的老龄化问题都对我国的人居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中国政府对人居环境面临的挑战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制约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主要因素。从社会发展现状看,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矛盾,关系到中国现代经济体系建立,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国环境问题导致的疾病发病率明显提高,同时人居环境的条件恶化加剧了不平衡发展和贫富差距。尤其是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的环境保护、退耕还林等政策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农村人口收入方式相对单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过重的人口负担导致对农村环境的过度索取,使得我国农村人口面临比城市更严重的环境问题,空气、水以及土地污染问题都对农村地区人居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另外,由于很多农村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人口多为留守老人和儿童,教育水平低,没有环境影响健康的意识,长期以来人居环境的恶化必然对我国农村老年人的晚年健康和下一代的身体素质等产生影响,加重地区发展不平衡。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住者的个人健康。城市的人居环境问题近两年频频被人们关注和提及,例如大气污染、 PM2.5 以及水污染等。实际上,正如上文分析,我国农村同样面临着严重的人居环境问题,并且农村人居环境长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环境的改善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健康和安居乐业,更关系到我国的生态系统保护和绿色发展。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必须因地制宜,农村地区的发展更应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全面考虑本地区农业生产、人口结构、资源和交通等社会经济问题,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农村工作队伍。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只有在我国农村地区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坚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才能逐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建立起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
——节选自王晓宇、原新:《中国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收入与农民健康》,《生态经济》2018年第6期。
A.
人口不断增长
B.
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
C.
社会化大生产
D.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人类的生存方式不断变化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解决现阶段突出问题的同时,着力健全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激发农民建设美丽家园的( ),确保建成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A.
自觉性、紧迫性
B.
紧迫性、创造性
C.
紧迫性、主动性
D.
自觉性、主动性
人居环境涵盖所有的人类聚居形式,通常可以把它分为( )三大类。
乡村
集镇
城市
社区
当前,( )是引发中国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老龄化问题
人口压力
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城乡发展不平衡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应当从(ABCD )方面来努力。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
加大投入
因地制宜
12 年前那场肆虐中国、震动世界的非典疫情,让我们顿然意识到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体制并没有使瘟疫的威胁远离现代社会。这一事件开始促使人们更多去关注疾病和医疗的历史,反省现代的卫生保健政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医疗史研究开始兴盛,而“生命史学”这个概念的提出正是对中国医疗史研究意义与前景的最好诠释。
“生命史学”的核心是要在历史研究中引入生命意识,让其回到人间,聚焦健康。也就是说,我们探究的是历史上有血有肉、有理有情的生命,不仅要关注以人为中心的物质、制度和环境等外在性事务,同时更要关注个人与群体的生命认知、体验与表达。对于“生命史学”,我们可以用三句话来加以阐发:一、历史是由生命书写的。这就意味着我们探究历史时关注生命、引入生命意识是理所当然的。二、生命是丰富多彩的、能动的。这就是说,历史固然有结构、有趋向,但历史的演变不是所谓的结构可以全然决定的。鲜活而能动的生命不仅让历史充满了偶然性和多样性,也让书写丰富、复杂而生动的历史成为可能并且变得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多地关注文化的意义与影响,更多引入新文化史等新兴史学思潮的理念和方法。三、健康是生命的追求和保障。这表明,虽然生命史学探究的范畴并不仅仅局限于医疗史,但直接关注健康并聚焦于健康的医疗史无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核心内容。
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举起生命史学的大旗,在生命史学的视野下开展中国医疗史研究,那么,其意义就不仅仅在于弥补以往的历史研究忽略疾病、医疗这一人类生活中重要内容的缺憾;更重要的还在于,其作为一项新兴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新观念,强化生命意识,通过引入和实践一些新的学术理念和方法(如新文化史和日常生活史等),从方法论上推动史学发展。不仅如此,它还将有利于从医学人文角度更好地展现疾病和医疗的社会文化维度,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疾病与医疗问题不只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社会文化问题。
当下的中国医疗史研究尽管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医疗健康问题必将更为关注和重视,也自会对这些问题作出更多的叙说和思考。这种重视,必然会促动人们更多地从现实乃至历史角度去思考疾病、医疗的本质,并省思当今通行医疗模式和认知困境。
——节选自 余新忠:《生命史学:医疗史研究的趋向》,《人民日报》2015年6月3日
下列哪部古籍最接近医疗史研究的对象?( )
A.
《论语》
B.
《孙子兵法》
C.
《本草纲目》
D.
《吕氏春秋》
自20世纪初以来,中医在多个舆论场中饱受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医为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生命健康保障起到了重要作用,亦为世界人民作出了特定的贡献,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即可作为例证之一。那么,屠呦呦是第( )位获得诺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A.
四
B.
一
C.
三
D.
二
瘟疫是一种历史现象,在整个世界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并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下列属于瘟疫范畴的都有哪些?( )
流感
天花
佝偻病
鼠疫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曾有一句名言——“历史赞美把人们引向死亡的战场,却不屑于讲述使人们赖以生存的农田;历史清楚知道皇帝私生子的名字,却不能告诉我们麦子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人类的愚蠢之处。”从历史观的角度来看,法布尔所谓的“死亡的战场”和“皇帝私生子”通常指的是哪类研究?( )
文化史
政治史
医疗史
军事史
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大瘟疫,夺走了2500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历史现象提示我们( )
医疗史观是历史观的组成部分
疾病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研究疾病亦是研究历史的工作之一
理解和把握疾病因素可以更好地阐释历史现象